close

轉載自~教養也可以很浪漫


李偉文著


野人出版


獨立與安全感


我記得西方曾經流行過要訓練孩子的獨立


所以從小出生就讓孩子獨立睡個別房間


並且哭了不能抱


以免養成依賴的壞習慣


也有些父母或專家會認為小孩子這種對奶嘴、玩具會被子的成癮性要早早戒斷


我卻不以為然


因為對嬰幼期的孩子來說


最重要的是安全感而不是訓練獨立


這些他們熟悉的東西正是他們安全感的來源


當他們面對廣大新奇陌生的世界進行探索時


內心的確需要一些熟悉的物品當他們心裡的依附與寄託


 


大人也是如此


像當冰或出國讀書或離鄉背景、求職工作


在你書桌前有個跟隨數十年的茶杯或相框


在床前有個熟悉的擺設


這些老東西、老朋友


是你面對許多未知時很重要的安全感寄託


它們也維繫了過去與現在


讓自己有歷史感、存在感的定位


 


父母是弓,孩子是箭


總覺得教養不只是沒有標準答案


即便知道大致的方向


但是其中輕重的拿捏也是因人而異


就像是走在平橫桿上


在兩端之間擺盪


比如說當孩子求助哭鬧時


若是為了訓練獨立長久不理會他的感受


孩子又會因此學得被動與沮喪


不過也不能孩子一哭就立刻滿足他


專家說


要讓孩子痛快地哭幾下


讓他知道得做點事才能得到所需要的東西


因此若總是在孩子肚子餓之前就餵飽他


這就是溺愛


反而無法讓孩子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進入學齡期一直到青少年時期的孩子


內心時常會有安全感與獨立的兩種矛盾心情交互出現


也開始會因為堅持自己的意見而逐漸學會反抗父母


與父母頂嘴


或許大部份的父母太忙


沒時間和孩子好好溝通


常常就是以我是為你好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


要孩子聽從自給的意見


我自己是覺得


面對孩子與我們有不同的看法時


我們其實不必用高壓的態度孩子


而是要去了解他們


引導他們


換句話說


少一些命令式的教訓


多一點溫暖的分享


我們要區分陪伴與干涉是不一樣的


孩子喜歡有人陪伴


但是討驗別人干涉


若是父母在屢看不慣的心情下強制孩子改變


不斷地干涉


那麼倘若干涉成功


孩子雖然屈服了


但這其實也同時養成她們依賴的習慣


 


 



這本書看了三次


覺得不錯的一篇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白色羽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